人类语言的美妙之处之一是其动态性及文化交融。 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人们必须生活在语言的大熔炉中。 官方语言与母语共存——它也必须为移民语言不断融合留出空间。
但是母语和官方语言有什么区别,它们如何在同一地区共存?
母语,也称为母语,是一个人在生活中接触的第一语言,通常是在童年或青年时期。 学习过程是通过与其他母语人士的互动来实现的,比起对语法的掌握,更多地涉及直觉。
另一方面,官方语言与政治方面有关。 它是一个国家的主要语言,用于商业、本地商业、学习和官方文件。 例如,英语是英格兰、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和南非的官方语言,西班牙语是西班牙、哥伦比亚、智利、秘鲁、墨西哥、阿根廷等国的官方语言。
母语的重要性
.jpeg)
母语的重要性在于它带来身份认同。 在一些国家,母语被用来表示一个人的族群的语言。
母语人士可能不知道如何解释为什么他们把动词放在某个位置,但他们会凭直觉觉得这是正确的形式。 这就是为什么母语人士由于语言习得的自然过程,而成为该语言的权威,相比之下,那些在成年或以后学习语言的人则不具备这种权威。
从小讲母语和另一种官方语言的孩子从小就是双语或多语言的。 两者的共存对于发展语言智能非常有用,并且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差异性。
这非常有价值,以至于UNESCO将2月21日指定为国际母语日。
非洲国家的多种语言
.jpeg)
非洲目前拥有世界上大约三分之一的语言,有 1000 到 2000 种语言。 其中至少有 75 种语言拥有超过 100 万名使用者。 非洲语言有 4 个主要语系: 尼日尔-刚果语系(斯瓦希里语、约鲁巴语、富拉语、伊博语)、尼罗-撒哈拉语系(占据东非和东北部地区)、亚非语系(主要在北部地区)和科伊桑语系(南部非洲)。
20世纪非洲国家独立后,许多国家不得不保留其殖民者的语言作为官方语言,因为他们仍然依赖殖民者进行政治和商业。
尼日利亚、肯尼亚、南非和喀麦隆使用英语作为其官方语言。 葡萄牙语是“PALOP”国家(Países Africanos de Língua Oficial Portuguesa的首字母缩写)的官方语言,包括安哥拉、佛得角、几内亚比绍、赤道几内亚、莫桑比克以及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与此同时,法语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布基纳法索、贝宁、塞内加尔和其他一些国家是官方语言。
由于战争和压迫的痛苦记忆,非洲人同时使用欧洲语言和母语,但存在分歧。
最近的事件显示了非洲语言之间的冲突。 例如,马里于 2023 年停止使用法语作为其官方语言(自 1970 年以来一直是官方语言),并将殖民者的语言改为工作语言,同时承认 13 种当地语言为官方语言。
另一个例子是安哥拉,由于政治原因和担心该协议可能影响其母语(如 Kimbundu、Umbundu 和 Kikongo)的价值,该国尚未签署葡语国家正字法协议。
拉丁美洲的土著语言 x 西班牙语
.jpeg)
在拉丁美洲,西班牙语是使用最广泛的官方语言。 然后是葡萄牙语,它仅在巴西是官方语言(与瓜拉尼语、亚诺玛米语、瓜亚哈拉语、蒙杜鲁库等土著语言一起),以及法语,它在海地是官方语言(与海地克里奥尔语一起)。
尽管西班牙语是最常见的,但拉丁美洲(主要由南美国家组成——除了圭亚那和苏里南——一些中美洲国家和墨西哥)超越了殖民者的语言。
例如,克丘亚语和瓜拉尼语是南美洲使用最多的母语,有超过 1300 万使用者。 在秘鲁,有很多说艾马拉语和克丘亚语的人。 瓜拉尼语在玻利维亚、巴拉圭和巴西使用。
克丘亚语是印加人的语言,这是一种古老的语言,在南美洲有许多变体,这使得来自不同地区的使用者很难相互理解。 在秘鲁,有 400 万人认为它是他们的第一语言。 目前在这个国家,来自安卡什、利马、瓦努科、胡宁和塞罗德帕斯科省的克丘亚人被认为是最古老的。
拉丁美洲国家有数千种母语,但这些语言的使用者大多生活在历史悠久的城市或村庄。 土著语言在大城市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常用。
在一个国家,母语和官方语言的共存面临两种力量:一方面是保持语言活力以尊重一个民族的历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国际交流的需要。 领导者有责任通过鼓励新一代的双语教育以及保护传统文化和语言来平衡这种共存。